Search

1.
國泰世華銀行寫信來邀約合作,
問說能不能談談自己的理財想法,
跟...

  • Share this:

1.
國泰世華銀行寫信來邀約合作,
問說能不能談談自己的理財想法,
跟試用一下他們新推出的智能投資方案。

我實在受寵若驚,
因為深知自己絕對絕對不是理財專家,
而同時感到惶恐。

所以我想,
先單純地討論一下我有多不會理財好了。

關於理財這件事,
我大約是一年之中會有個十幾天,
會衝動地想一下好好去理財的事情,

接著就是災難的開始--
那幾天我會積極地跟理財專員討論,
或是自己亂開戶買一些股票,
大約是兩周過後,
那股熱情就會被別的緊急的事件沖淡,
然後我就忘記了一切,
直到明年的某一天,
我又突然被累積財富或是理財秘笈的某一本書,
或是某一個概念燃燒起來。

如此周而復始,非常可笑。

目前為止我跟彼得好像也沒有透過理財賺到錢,
信心值為零,實在不敢推薦什麼投資方案。

我問彼得,喂,你有什麼理財想法嗎?
他說,喔喔,我想要留一個房子給羅比。

#這麼老派
#光想有用嗎

2.
講到理財我就想到一個有點不太相關的事情。
有天我們在車上聽情歌:

"不要回來,你已經自由了~
我也已經自由了~~"

我轉頭問彼得:
如果有一天,
你想要自由,
你會跟我說嗎?

彼得:
什麼自由?

我:
就是你想要拋開一切,
拋下妻兒,
風一樣的男子,
去追求自由那樣......

彼得:
喔喔,我當然會跟你說啊。

我:
那你要怎麼開口?

彼得:
其實我比較想要財務自由。
所以我會直接開口說,
媽媽,給我錢。

#何必理財他都直接開口要

3.
因為小編轉來理財投資的銀行邀請信,
所以這幾天我認真想了一下關於理財的事,
我想到之前有聽過一個銀行的財務長說過一句話。

她說:
“一般人都覺得"收入-支出=儲蓄"。
但是,你要反過來想,
收入要先減掉儲蓄之後,才能等於支出。
能這樣想的人,
才會在漫長的人生中,
留下一筆可觀的錢。”

我再回頭想想自己,
到目前為止的一生,
究竟買過多少荒謬的東西。

1)
我買過一件亮片外套,
為了尾牙買的,只穿一次。
我記得同事問我,這件衣服你是用租的嗎?

我:我是買的.....

同事:那你打算下一次什麼時候穿?

我呵呵呵地帶過了。

#然後直至截稿前完全找不到下一次可以穿的場合

2)
光是羅比只玩一次的玩具,
保守估計我大概買過30種。
我還買過長牙齒要嚼的一種玩具甜甜圈,
羅比一次都沒有嚼過。

3)
還有跑步機,
容我問一句,
各位為了健身跟瘦身,
是不是買了超多奇怪的東西。
應該不是只有我吧......

#我買過人體蒸籠大家別想超越我

舉例來說,彼得有兩個健身器材,
一個叫作滾輪,
一個叫作搖擺鈴,
那個東西非常詭異,
上下搖動的時候超奇怪的,
很像在搖珍奶,
但其實拿起來很重,
我試著搖過一次,
不小心撞到嘴巴,
差點把我的門牙撞斷,
於是立刻放棄。

彼得偶爾會想起那個搖擺鈴,
我估計大約是一年搖個兩至三天左右。

#其實搖擺鈴跟滾輪都一樣是門牙與下巴的大敵
#請詳見圖示

4)
更不要說一時興起買的,
彼得有三雙紅色的鞋,
穿紅鞋的小女孩是為了跳舞買的,
她也只有一雙。

#彼得說不是只有我亂花錢還有帥哥朋友最近有買一個用不到的鏡頭
#趕快推給別人

4.
說了這麼多題外話,
我只是想以個人經驗告訴大家(也不斷地告訴自己),
如果把這些錢都忍下來,
應該是可以存一些錢來理財的。

因為我不是財富專家(大家都知道了啦),
很難提出多厲害的建議,
只有以下幾個,
算是我也正在實驗的小方法:

1)
從小錢開始,從比較安全的作法開始。
養成一個習慣,一定要從無痛開始,
那些看起來很正確但正常人作不到的事,
像是健身,環保或是理財這種事,
一定要無痛,才能持之以恆。

所以不要一次拿出身家,
或是給自己一個很高的目標逼自己存到多少,
這跟我逼自己一周要運動三次一樣,
結局就是一年中有一周運動了三次,
剩下的51周就全都放棄,
還是從無痛開始比較好。

比如說一天存100元這種,
或是一個月拿個3000,5000出來,
雖然感覺無傷大雅,
但理財不要大動作,
除非那是你的興趣,
我總是覺得,
作有熱情的事要作到有感,
作不太想作但對你有益的事,
就要從無感才能持久。

總而言之理財對我來說比較屬於後者,
為了把習慣建立起來,
還是從一個無傷大雅開始,
覺得不錯再來下一個無傷大雅。

2)
可以先想想自己的用錢方法,
把一些詭異的購物標的,
換成幾年後的一筆大錢吧。

實際做法是買任何東西,
都站在那個東西前面,
計算自己會用的次數,
然後作一個除法。

一件2000塊錢的衣服如果可以穿20次,
穿一次就是要100元。
(我認真想過,很少有衣服可以穿超過100次,
大家不要為了想買衣服就亂除100以上的數字)

這件事情對健身器材特別有用,
因為不要騙自己了,
那些健身器材你有用過10次以上嗎?

去公園,現在是秋天,可以去公園。

3)
找出自己最容易亂來的項目,
然後進行改造。

以我來說,
從小到大,
我們家的人就是對吃的東西很大方,
想吃什麼就吃,
尤其是我只要一口渴,
就會買飲料。

我一天可以喝掉一兩百元,
吃的部分就不敢算了。
所以我想要開始帶隨身杯,
裡面裝喜歡的飲料或是水。
試試看想要買飲料的時候,
就先喝五口自己帶的水。

目前實驗數據顯示為失敗,
果然最容易亂來的項目,
黏著度也最強,要改掉不是很容易。

現在我轉成找出對自己不是很在乎的東西,
然後根本不去添購,直到沒辦法為止。

例如第四台,
我家到現在都還沒有裝,
除了有一次颱風放假我很晚才知道以外,
沒什麼太痛苦的地方。

還有我也告訴自已,
為了免運費而作的無謂購買,不要再這樣了。

4)
準備兩隻小豬,銀行豬跟玩樂豬。

這是我從一本書上學到的,
你可以有兩個存錢筒,
每天都把口袋裡的零錢(固定存一筆錢也可以)丟進去,
兩邊要平均,

銀行豬裏的錢,
要定期去銀行存起來或是當作理財的錢,
玩樂豬裏的錢,就要打開花掉。

聽說這樣心態會比較平衡,
也就比較能持之以恆。

#我自以為用這個豬可以教羅比理財的概念
#可是總裁哪裡需要我教呢

5)
千萬不要借錢去投資,這個太激進了。

同時也不要因為誰說了什麼就跑去投資,
尤其是不要聽我的。

我是認真的,
其實不一定要選擇特定什麼投資,
這篇文章,只是建議各位,可以花一點時間,開始為自己考慮錢的事情,作什麼都可以,但就是有個開頭,接著依照自己的個性跟習慣,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,再進行選擇。

舉例來說,像我這樣對錢很容易衝動又沒有紀律的人,
資金裡面有一部分比較保守,或是定期定額是一種比較好的作法。

6)
找到一個自己說的通的道理來理財

這次我們賣了房子,我們就決定把原本每個月房貸要繳的錢,扣掉租金以後,多出來的錢就拿來放進理財專戶裡。

光是存錢是不夠的,尤其像是我,幾乎都把錢放在活存裏,以為這樣也是理財的一種,

有一種說法是複利的力量大過原子彈,這是真的。
最近我看了一個採訪外國財經專家的影片,
他說,你不能只是靠勞力去賺錢,
你要把錢鎖在一個房間裡,
錢跟錢在裡面認識了,
然後他們會生出一堆錢寶寶,
這就是所謂的,讓錢替你產出更多錢。。

後記:
1.
附上國泰世華銀行新推出的國泰智能投資方案,
可以點進去自己作投資試算,
也可以從裏面的影片了解一下他們這個理財工具設計的道理:
影片網址: https://pse.is/K25MH
試算網址: https://pse.is/KGGJD

我覺得裡面的再平衡機制蠻好的,可以24小時監控你的投資,如果遇到市場波動影響表現,也會發送通知提醒。
這種科學理財的方式可以避免因為恐懼心理而亂買亂賣的行為。

畢竟要產生複利的力量,其中的要素之一就是要放久放長,不能衝動行事,可是人類基因裡面是很容易衝動的,不然怎麼會結婚生子還拍很貴的婚紗照呢(沒錯我就是在說自己)。

2.
彼得打開智能投資app自己在那邊猛試算,
我一邊在旁邊吃洋芋片,
一邊聽彼得喃喃自語。

彼得的第一個問題是:
咦,這邊為什麼有年齡跟性別的選項?
好吧,讓我看看自己是24歲的女性會怎樣......

#你是要考慮理財投資不是考慮重新投胎

彼得:
欸,只有穩健型跟積極型可以選嗎?
你幫我問一下國泰世華,
可不可以加一個大智若愚型。

#我不覺得一直煩銀行對你有什麼好處

彼得:
你看你看,
我發現要是設定一個月存5000,
20年後會多好多錢,
哇,多這麼多錢,
而且過了這麼多年以後,
誰知道地球會發生什麼事,
這樣好了,
20年後我答應用這個錢帶你坐太空船去月球玩!!

#坐太空船回彼得的星球探親
#來自星星的邀約

另外附上一系列我們亂買東西的照片,
我把最可笑的一項物品放在最後面,只能說負面教材是最好的老師啊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工作聯絡人: 葉揚的小幫手 [email protected]
作家。職業婦女。台北人。 先生的名字是彼得,目前育有一子叫作羅比。
View all posts